行业风险等级分类及其核保要求(35页).doc
已下载:8 次 是否免费: 否 上传时间:2021-02-01
行业风险等级划分
行业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是行业性质,主要考虑因素有:原材料风险、产成品风险、生产工艺风险等,除此之外风险等级的确定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投保人选择投保部分标的并不改变行业性质,核保人不得因此而擅自调整风险等级,如:某家具厂仅投保房屋建筑时,其风险等级仍确定为2级(见行业代码2110)。风险等级共分为1-10个等级,风险从高到低排列。
国民经济行业风险等级分类与使用说明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此代码为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行业分类方法,国民经济普查中亦采用此方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涉及和覆盖了全国行业,采用其划分结构可以与国家的行业分布特点保持一致,并且为我司业务的拓展预留了制定规范和标准的空间。此代码参考了世界各国行业分类标准的经验,在具体分类中向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靠拢,便于进行国际资料对比。采用规范的行业分类方法,有助于业务质量分析和精算操作。
2 编码方法
(1) 新行业分类采用了线分类法,将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与此相对应,本体系编码主要采用层次编码法。门类在体系中与大类的联系并不紧密,它的编码与大、中、小类的编码方法独立。
(2) 具体他说,门类采用了字母顺序编码法,即用 ABC…顺次表示门类;大中小类依据等级制和完全十进制,形成三层四位数字码的产业类别标识系统。但大类在参与层次编码的同时,又采用了数字顺序编码法,即代码前两位表示大类,从01开始依据分类体系的排列次序按升序给大类赋码;代码的前三位和前四位分别表示中类和小类,每层代码从1开始编,按升序排列,最多编到9。如82表示大类“信息、咨询服务业”,822表示中类“咨询服务业”,8221表示小类“会计、审计、统计咨询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