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核保--第十三节 传染性疾病及其它(5页).doc
已下载:2 次 是否免费: 否 上传时间:2020-04-26
一、艾滋病
概述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其重要特点:
(1)HIV的遗传物质(RNA)整合到宿主细胞中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
(2)HIV能发生变异,使机体产生出来的抗体不能识别病毒;病毒变异很快,使研制预防性疫苗带来困难;
(3)HIV感染并致死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4细胞,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4)已发现HIV有两种:HIV-Ⅰ型和HIV-Ⅱ型。
(5)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不易存活。对热敏感,60℃以上可迅速被杀灭,56℃ 30分钟灭活。许多化学物质可以使其迅速灭活(乙醚、丙酮、0.2%次氯酸钠、50%乙醇、0.1%漂白粉、0.2%戊二醛及2%福尔马林等)。HIV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协调免疫功能的T4细胞大幅度下降,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最后导致各种感染和肿瘤。
流行环节
传染源 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
传染途径 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传播:同性或异性间性接触。
(2)血液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与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注射器,或医源性感染。
(3)母婴垂直传播:感染HIV的妊娠妇女对胎儿的HIV传播可发生在子宫、分娩时和哺乳期。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为非特异性症状,接触HIV后至发病时间约l-6周,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出汗、乏力、肌痛、厌食、恶心、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头痛、怕光和脑膜刺激征。
早期:多无特殊症状,但有些患者可无其它原因而有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无痛性,常常是对称的,以颈、枕和腋部多见,淋巴结直径>lcm,淋巴结穿刺或活检病理为滤泡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