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核保--第四节 血液系统疾病的核保(5页).doc
已下载:2 次 是否免费: 否 上传时间:2020-04-16
一、血液系统的生理
血液系统包括血液、骨髓、脾脏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结和单核-巨噬细胞组织。
(一)造血器官和血细胞的生成
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是在骨髓内及骨髓外的淋巴系统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生成的。
骨髓是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骨髓内多能干细胞增值、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既能在我复制,又能向特定细胞系分化。淋巴组织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也参与部分造血功能。
(二)血液的生理功能
1、运输功能。血液能将O2、营养物质等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又能将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某些脏器而排出体外。
2、保持酸碱平衡。血液中有很多缓冲对,保持血液PH值的相对稳定。
3、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使体温不致因产热而有大的变动,同时,体内深部器官产生的热,靠血液运送到体表散发。
4、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可消灭外来细菌和毒素;血液中的白细胞对微生物具有吞噬分解作用,淋巴细胞可形成抗体,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具有防御、消除的功能;当机体因损伤而出血时,血小板能起凝血和止血作用。
(三)造血系统疾病的病因
造血系统疾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为感染性的(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化学性的(如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物理性的(如放射病的血液学变化)、变态反应性的(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肿瘤性的(如白血病)、代谢性的(如高雪氏病)、失血性的(如钩虫病贫血)、遗传性的(如血友病),或原因不明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四)造血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及表现
1、造血组织和血细胞量的变化。由于各种血细胞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当其成分发生变化时,即产生相应的功能紊乱。
(1)血细胞量的减少。在红细胞系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贫血,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均发生一系列缺氧的变化;在粒细胞系为粒细胞缺乏症,,机体的防御机能减退,易发生各种感染;在巨核系则为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凝血机制障碍,引起出血趋向。
(2)血细胞量的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红细胞过度增生以致血容量和血液粘度增高,导致全身各脏器血管扩张和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由于血小板功能减退,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