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和信用风险控制研究(13页).pdf

已下载:3 次 是否免费: 上传时间:2017-12-0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升级,国内电商巨头纷纷涉足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2014年初,京东推出了“京东白条”,首次将互联网信用支付扩展到了实物交易。2014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了“天猫分期购”,2015年初,又推出了“花呗”。这一系列以“赊购”概念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一定程度上具有虚拟信用卡的功能。而以分期乐,趣分期为代表的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率先开始涉足校园分期业务。庞大的市场潜力,使得消费金融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本文首先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目前市面上比较典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归纳。最后本文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蓬勃发展
消费金融即信用消费,是指向居民提供的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狭义的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所提供的借贷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消费者购买消费产品,如日常的消费品、大件耐用消费品、汽车等,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这是目前国内业界所普遍接受的一种对消费金融概念的理解。广义消费金融包括住房按揭贷款。
所谓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是传统消费金融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其本质还是消费金融,但相较于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大大提升了效率。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由外向型经济向内生型经济转型
的时期,国内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与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引发的国外需求疲软,给“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消费日益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头号马车。14年以来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了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政策的开放给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额为93.95万亿元,消费性贷款为18.95万亿元,消费性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只占20.2%(图1)。在这些消费性贷款中,去除以房贷为代表的中长期消费贷款,短期消费性贷款仅为4.10万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仅为4.3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虽然并非空白,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短期消费信贷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立即下载 立即收藏

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和信用风险控制研究(13页).pdf

所需圈币:53

您的剩余圈币为:0

立即下载

付费方式

优惠价300

了解会员详情>
取消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