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常用分析指标(16页).doc
已下载:4 次 是否免费: 否 上传时间:2017-07-10
对人寿保险公司,判断其经营的成果不能仅看其保费多少,而要全面分析其经营效率和效果。反映其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常用指标介绍如下:
一:宏观综合分析指标
1、 保险密度
保险密度是全国/地区寿险业全部保费收入与全国/地区人口的比值,亦即平均每人的寿险保费支出。
保险密度=(全国/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全国/地区人口)
用保险密度指标可以预测保费发展的空间:
保险发展空间=(寿险保险密度参考值×全国/地区人口数)—实际保费收入
2、 保险深度
保险深度是全国/地区首先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显示寿险保费收入占全国/地区生产的比例,衡量保险活动本身在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保险深度=(全国/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用保险深度指标可以预估保费发展空间:
保险发展空间=(首先保险深度参考值×GDP)-实际保费收入
3、 寿险投保率
首先投保率是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件数与全国/地区人口总数的比值,表示每一国民平均持有多少张寿险保单。
寿险投保率=(全国/地区有效保单件数)÷人口总数
式中“全国/地区有效保单件数”一般只计算个人寿险保单而不包括团体保单。这是因为一张团体保单一般有多个被保险人,如果个人保单与团体保单混合计算,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另外,团体保单并非由个人主动投保,而是一种团体行为。所以,用个人保单计算一个国家/地区的寿险投保率更能反映寿险的普及程度。
用首先投保率指标可以预估寿险契约件数的发展空间 :
寿险契约件数的发展空间=(首先投保率参考值×人口总数)-实际有效契约件数
4、寿险投保普及率
寿险投保普及率是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保额与国民所得的比值,显示一国人民由人寿保险所得到的保障相对于国民所得的倍数。
一:宏观综合分析指标
1、 保险密度
保险密度是全国/地区寿险业全部保费收入与全国/地区人口的比值,亦即平均每人的寿险保费支出。
保险密度=(全国/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全国/地区人口)
用保险密度指标可以预测保费发展的空间:
保险发展空间=(寿险保险密度参考值×全国/地区人口数)—实际保费收入
2、 保险深度
保险深度是全国/地区首先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显示寿险保费收入占全国/地区生产的比例,衡量保险活动本身在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保险深度=(全国/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用保险深度指标可以预估保费发展空间:
保险发展空间=(首先保险深度参考值×GDP)-实际保费收入
3、 寿险投保率
首先投保率是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件数与全国/地区人口总数的比值,表示每一国民平均持有多少张寿险保单。
寿险投保率=(全国/地区有效保单件数)÷人口总数
式中“全国/地区有效保单件数”一般只计算个人寿险保单而不包括团体保单。这是因为一张团体保单一般有多个被保险人,如果个人保单与团体保单混合计算,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另外,团体保单并非由个人主动投保,而是一种团体行为。所以,用个人保单计算一个国家/地区的寿险投保率更能反映寿险的普及程度。
用首先投保率指标可以预估寿险契约件数的发展空间 :
寿险契约件数的发展空间=(首先投保率参考值×人口总数)-实际有效契约件数
4、寿险投保普及率
寿险投保普及率是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保额与国民所得的比值,显示一国人民由人寿保险所得到的保障相对于国民所得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