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平台溢油风险分析(8页).pdf
已下载:0 次 是否免费: 否 上传时间:2017-01-10
摘要:海上油田开发由于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等易燃易爆产品,加之油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对溢油事故风险分析与措施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以秦皇岛32-6油田工程为例,对油田建设和生产阶段的溢油风险因素、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管理措施,以期为海上油田环境保护管理与应急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保障。
关 键 词:海上油田;溢油风险;分析
在海上油田建设开发过程中,由于涉及大量易燃易爆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加上油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因而存在着发生油气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潜在风险。在钻/完井和生产阶段,存在烃类物质和有害气体释放现象,如控制不当导致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将引发火灾和爆炸,从而导致原油入海,造成环境污染[1]。在钻/完井和生产阶段由于不恰当的注入,可能会导致地层压漏,也可引发溢油事故[2]。对上述所涉及设施和工作环节开展翔实的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是目前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所关注的重点。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湾的中北部,油田范围内平均水深约20m,为了使油田持续保持稳产,通过对油田地质开发特征的研究,依托现有海上生产设施、海管等资源,通过加密井网及新建平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研究着重探讨了秦皇岛32-6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溢油风险,并以此提出了海上油田溢油风险预防管理措施,旨在为油田溢油应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溢油风险因素分析
溢油风险因素分析是基于现场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分析,主要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阶段两个主要方面。
11 建设阶段
在工程钻/完井阶段,参加钻/完井作业的设备有钻井船、值班船、供应船和直升机。在此阶段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包括井喷、输油软管破裂、船舶碰撞和直升机坠落等。
111 井涌或井喷
在钻/完井阶段,存在发生井涌和井喷的可能性。当地层压力过高、且钻井泥浆比重失调以及防井喷措施不当时,首先出现井涌现象,一旦控制不当,将有大量原油和天然气物质喷出,引发井喷,井喷时有大量烃类气体释放,聚集到爆炸浓度后遇明火将发生火灾、爆炸,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3]。井喷发生后,一般都是由于井壁坍塌或者是地层压力下降而自然停止喷射。
112 输油软管破裂
钻/完井阶段,在供应船向钻井船输油时操作失误或输油软管破裂可能造成燃料油泄漏。由于输油作业有严格的操作规定,输油软管定期更换,同时储油软管较短,内部存油量很小,输油作业时供应船与受油设施均有人值班监视,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关泵停输,因此不会造成大规模泄漏。
关 键 词:海上油田;溢油风险;分析
在海上油田建设开发过程中,由于涉及大量易燃易爆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加上油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因而存在着发生油气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潜在风险。在钻/完井和生产阶段,存在烃类物质和有害气体释放现象,如控制不当导致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将引发火灾和爆炸,从而导致原油入海,造成环境污染[1]。在钻/完井和生产阶段由于不恰当的注入,可能会导致地层压漏,也可引发溢油事故[2]。对上述所涉及设施和工作环节开展翔实的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是目前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所关注的重点。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湾的中北部,油田范围内平均水深约20m,为了使油田持续保持稳产,通过对油田地质开发特征的研究,依托现有海上生产设施、海管等资源,通过加密井网及新建平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研究着重探讨了秦皇岛32-6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溢油风险,并以此提出了海上油田溢油风险预防管理措施,旨在为油田溢油应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溢油风险因素分析
溢油风险因素分析是基于现场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分析,主要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阶段两个主要方面。
11 建设阶段
在工程钻/完井阶段,参加钻/完井作业的设备有钻井船、值班船、供应船和直升机。在此阶段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包括井喷、输油软管破裂、船舶碰撞和直升机坠落等。
111 井涌或井喷
在钻/完井阶段,存在发生井涌和井喷的可能性。当地层压力过高、且钻井泥浆比重失调以及防井喷措施不当时,首先出现井涌现象,一旦控制不当,将有大量原油和天然气物质喷出,引发井喷,井喷时有大量烃类气体释放,聚集到爆炸浓度后遇明火将发生火灾、爆炸,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3]。井喷发生后,一般都是由于井壁坍塌或者是地层压力下降而自然停止喷射。
112 输油软管破裂
钻/完井阶段,在供应船向钻井船输油时操作失误或输油软管破裂可能造成燃料油泄漏。由于输油作业有严格的操作规定,输油软管定期更换,同时储油软管较短,内部存油量很小,输油作业时供应船与受油设施均有人值班监视,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关泵停输,因此不会造成大规模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