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48页).doc
已下载:0 次 是否免费: 否 上传时间:2016-10-1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银行业也实现了跳越式的发展。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银行业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如何科学合理进行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发展,是中国每家商业银行面临的战略性课题。
巴塞尔资本协议是为了推动国际银行业采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法,为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提供可供参考的统一框架和标准。本文结合A银行实际,研究分析该银行如何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再造提出策略性建议,以期达到技术性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目标。论文首先介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应用背景,并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其次,重点剖析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对策,并优化设计了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论文同时研究了作为巴塞尔资本协议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核心的内部评级法在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九大方面的实践应用,并对实施新资本协议所面临的一些普遍棘手的问题给出了前沿性地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国外研究现状 3
2、国内研究现状 5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7
1、研究目标 7
2、研究内容 7
(五)研究方法 8
(六)研究方案及创新点 8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10
(一)信用风险理论 10
1、信用风险的涵义 10
2、信用风险的特征 10
3、信用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11
(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12
1、信用风险管理的涵义 12
2、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 13
3、信用风险管理的程序 14
三、A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16
(一)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概况 16
1、A银行概况 16
2、信用风险管理架构 16
3、信用风险管理手段 17
4、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18
(二)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业比较与问题分析 18
1、影响银行贷款不良率水平的因素 18
2、A银行历史不良率表现 19
3、A银行与同业的贷款不良率比较 20
(三)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揭示 20
1、信用风险理念落后 21
2、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21
3、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21
4、信用风险难以准确计量 22
5、流程管理割裂化 22
四、巴塞尔资本协议对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影响 23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23
(二)内部环境的影响 23
(三)资本补充的影响 24
五、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26
(一)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的总体思路 26
1、努力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架构 26
2、传导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 27
3、引进吸收并改良创造先进的风险计量技术 27
4、建设基于风险量化的风险控制流程 27
(二)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优化 28
1、采取的措施 28
2、结构层级设置 28
3、条线职责划分 29
(三)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优化 29
1、风险偏好制定 29
2、风险管理政策 31
(四)A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32
1、授信审批流程的再梳理 33
2、资产定价系统的开发 33
3、预警监控模型的开发 34
4、信用限额测算规则的建立 34
5、风险报告机制的推行 35
六、结论与展望 37
(一)研究结论 37
(二)研究展望 37
参考文献 39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内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一些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成立,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加剧,各家银行不断通过实践和理论引进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也不断革新监管思维,督促国内商业银行尽快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中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走在国际化前沿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断向世界伸出触角,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然而,要融入世界各地不同的金融环境及监管环境,必然要遵守通行于世界的统一金融准则。而这一准则便是巴塞尔协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银行业也实现了跳越式的发展。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银行业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如何科学合理进行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发展,是中国每家商业银行面临的战略性课题。
巴塞尔资本协议是为了推动国际银行业采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法,为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提供可供参考的统一框架和标准。本文结合A银行实际,研究分析该银行如何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再造提出策略性建议,以期达到技术性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目标。论文首先介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应用背景,并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其次,重点剖析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对策,并优化设计了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论文同时研究了作为巴塞尔资本协议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核心的内部评级法在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九大方面的实践应用,并对实施新资本协议所面临的一些普遍棘手的问题给出了前沿性地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国外研究现状 3
2、国内研究现状 5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7
1、研究目标 7
2、研究内容 7
(五)研究方法 8
(六)研究方案及创新点 8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10
(一)信用风险理论 10
1、信用风险的涵义 10
2、信用风险的特征 10
3、信用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11
(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12
1、信用风险管理的涵义 12
2、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 13
3、信用风险管理的程序 14
三、A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16
(一)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概况 16
1、A银行概况 16
2、信用风险管理架构 16
3、信用风险管理手段 17
4、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18
(二)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业比较与问题分析 18
1、影响银行贷款不良率水平的因素 18
2、A银行历史不良率表现 19
3、A银行与同业的贷款不良率比较 20
(三)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揭示 20
1、信用风险理念落后 21
2、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21
3、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21
4、信用风险难以准确计量 22
5、流程管理割裂化 22
四、巴塞尔资本协议对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影响 23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23
(二)内部环境的影响 23
(三)资本补充的影响 24
五、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26
(一)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的总体思路 26
1、努力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架构 26
2、传导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 27
3、引进吸收并改良创造先进的风险计量技术 27
4、建设基于风险量化的风险控制流程 27
(二)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优化 28
1、采取的措施 28
2、结构层级设置 28
3、条线职责划分 29
(三)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优化 29
1、风险偏好制定 29
2、风险管理政策 31
(四)A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32
1、授信审批流程的再梳理 33
2、资产定价系统的开发 33
3、预警监控模型的开发 34
4、信用限额测算规则的建立 34
5、风险报告机制的推行 35
六、结论与展望 37
(一)研究结论 37
(二)研究展望 37
参考文献 39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内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一些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成立,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加剧,各家银行不断通过实践和理论引进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也不断革新监管思维,督促国内商业银行尽快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中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走在国际化前沿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断向世界伸出触角,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然而,要融入世界各地不同的金融环境及监管环境,必然要遵守通行于世界的统一金融准则。而这一准则便是巴塞尔协议。